改變我國精密鑄造企業大而不強的方法
作者: admin發布時間: 2019-10-16點擊次數: 904
我國鑄造企業總數是世界最多的,達到2.6萬多家。其中有一批年產量較高的大型企業,但多數精密鑄造企業規模偏小。一般而言,鋼、鐵鑄造企業的經濟規模應在年產3000噸以上,精鑄和有色金屬合金鑄造企業的經濟規模應在年產1000噸以上。
現階段我國精密鑄造企業間的技術裝備水平相差懸殊,少部分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大多數企業仍相距甚遠。據統計,我國已從國外進口自動造型生產線210多條,還有國產自動造型生產線250條左右。這些生產線主要集中在制造汽車鑄件和內燃機鑄件的大批量生產企業中,但仍有許多鑄造企業還處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技術裝備水平。
要改變這種多而不強的落后狀況,一是要鼓勵骨干精密鑄造企業和出口龍頭企業通過兼并或聯合,組成一批大的鑄造企業集團,提高工藝和裝備水平,擴大生產規模,以帶動整個行業水平的提高。二是要發展一批模具制造、質量檢驗、原輔材料加工中心,或在鑄造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建立一批鑄造原輔材料供應中心和質量檢驗中心,幫助鑄造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三是要設立精密鑄造企業的準入制度,在生產規模、環境保護以及勞動保障等方面制定必須達到的最低條件(即準入標準),限制新建不達標的鑄造企業,推動現有企業通過改造達標或重新組合后達標。四是要大力發展精密鑄造專業化生產,在一定的期限內,利用稅收等優惠政策,繼續扶持專業鑄造企業加速技術改造和環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