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鑄件尺寸公差的因素
作者: admin發布時間: 2019-10-16點擊次數: 1789
鑄件尺寸公差是指鑄件公稱尺寸的兩個允許極限尺寸之差。在這個兩允許極限尺寸之內可滿足加工、裝配和使用的要求。
1、在等級cTl~cTl5中對壁厚采用粗一級公差。
2、對于不超過16ram的尺寸,不采用cTl3一cTl6的一般公差,對于這些尺寸應標注個別公差。
3、等級cTl6僅適用于一般公差規定為cTl5的壁厚。
尺寸精度取決于工藝設計及工藝過程控制的嚴格程度,其主要影響因素有:鑄件結構復雜程度;鑄件設計及鑄造工藝設計水平;造型、制芯設備及工裝設備的精度和質量;造型、制芯材料的性能和質量;鑄造金屬和合金種類;熱處理工藝;清理質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質量;鑄造廠(車間)的管理水平等。鑄件尺寸精度要求越高,對因素的控制應越嚴格,生產成本相應地也要有所提高。必須有科學的標準來協調供、需雙方的要求。
我國的鑄件尺寸公差標準采用ISO 8062—1994《鑄件尺寸公差與機械加工余量體系》。它是設計和檢驗鑄件尺寸的依據,具體規定了砂型鑄造、金屬型鑄造、低壓鑄造、壓力鑄造、熔模鑄造等方法生產的各種鑄造金屬及合金的尺寸公差,包括基本尺寸公差值,所規定的公差是指正常生產條件下通常能達到的公差,由精到粗分為16級,命名為CTl到CTl6(cT是Casting’tolerances之縮寫)。鑄件尺寸公差等級比例系數:CTl~CTl3,采用√2;cTl3一CTl6,采用72。
GB/I、6414—1999中規定了成批和大批量生產、小批量和單件生產鑄件的尺寸公差等級以便選用。一種鑄造方法所得到的尺寸精度如何,與生產過程的許多因素有關,其中包括:鑄件結構的復雜性,模具的類型和精度,鑄件材質的合金種類和成分,造型材料的種類和品質,技術和操作水平等。對成批大量生產,可以通過對設備和工裝的改進、調整和維修,嚴格工藝過程的管理,提高操作水平等措施,得到更高的公差等級;對小批量和單件生產的鑄件,不適當地采用過高的工藝要求來提高公差等級,通常是不經濟的。